• 三思而行
  • 三思而行

注音:

ㄙㄢ ㄙ ㄦˊ ㄒ|ㄥˊ

漢語拼音:

sān sī ér xíng

釋義:

再三考慮,然後行動。比喻謹慎行事。語本《論語.公冶長》。

典源:

《論語.公冶長》季文子1>三思2>而後行。子3>聞之,曰:「再4>,斯可矣。」〔注解〕(1)季文子:即季孫行父(?∼西元前568),春秋魯國大夫,季友之孫。宣公八年繼襄仲執政,為人儉樸清廉,相傳家中婦女都穿布衣,而沒有人穿錦帛,馬廄裡的馬都只餵食草料而不餵食粟米,至於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物也都只講求實用,而沒有名貴的金石玉器。人們稱其廉潔且忠誠,卒諡文。(2)三思:考慮多次。此「三」未必實指。(3)子:即孔子(西元前551∼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魯人。生有聖德,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於老聃,學樂於萇弘,學琴於師襄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,開平民教育先河,後世尊為「至聖先師」。亦稱為「孔子」。(4)再:思考兩次。

典故說明:

季文子是魯國的三家大夫之一,掌握著魯國的實際政權。雖然他地位顯赫,但平時的生活卻十分節儉,據說他的家中沒有人穿錦帛料子的衣服,都只穿布衣;馬廄裡的馬也只餵食草料,不給牠們吃粟米,至於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也都只講求實用,而不重視他們是否精美名貴。因此人們都說季文子是個既廉潔又忠誠的人。季文子的另一個特點,就是做事十分謹慎,往往一件事要想了又想才能決定。季文子死後,有人對此傳述。孔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,就說:「再,斯可矣!」孔子認為季文子小心謹慎固然是優點,但太過小心以致猶豫不決,做事沒有效率,反讓優點變成缺點,所以孔子說:「一件事想兩次就夠了。」後來「三思而行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謹慎行事。

書證:

01.宋.辛棄疾〈哨遍.池上主人〉詞:「嗟魚欲事遠遊時,請三思而行可矣。」02.元.關漢卿《救風塵.第一折》:「你也合三思而行,再思可矣。你如今年紀小哩,我與你慢慢的別尋個姻配。」03.《水滸傳.第六七回》:「林冲諫道:『兄長,人心難忖,三思而行。』」04.《喻世明言.卷三八.任孝子烈性為神》:「你且忍耐,此事須要三思而行。自古道:『捉姦見雙,捉賊見贓。』倘或不了事,枉受了苦楚。」05.《醒世恆言.卷三.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「這十兩銀子,你做經紀的人,積趲不易,還要三思而行。」

用法說明:

【語義說明】比喻謹慎行事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小心謹慎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 句】<01>這件事太重要了,你必須三思而行。<02>這事關係到妳的終身,怎能不三思而行?<03>爸爸說小心不蝕本,要我們凡事三思而行。<04>凡事三思而行,才能減低發生錯誤的機率。<05>此事不宜冒進,大家先平靜下來,三思而行。<06>結婚是終身大事,不可輕率,務必三思而行,以免後悔。<07>如今世道衰微,人心險惡,凡事要三思而行,才能趨吉免禍。<08>他是個莽漢,做事向來很衝動,不知如何才能要他三思而行?

近義:

行成於思 深思熟慮

反義:

冒昧從事 草率從事 輕舉妄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