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明哲防身
- 明哲防身
注音:
ㄇ|ㄥˊ ㄓㄜˊ ㄈㄤˊ ㄕㄣ
漢語拼音:
míng zhé fáng shēn
釋義:
義參「明哲保身」。見「明哲保身」條。
典源:
此處所列為「明哲保身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肅肅1>王命,仲山甫2>將3>之;邦國若否4>,仲山甫明之。既明且哲5>,以保其身。夙夜匪解6>,以事一人。〔注解〕(1)肅肅:嚴敬、嚴正。(2)仲山甫:周宣王之大臣,生卒年不詳。亦稱樊仲山甫、樊穆仲、樊仲。(3)將:行、奉行。(4)若否:猶臧否。善惡、好壞。若,善。否,音ㄆ|ˇ,惡。(5)哲:明智。(6)夙夜匪解:日夜勤奮不懈怠。見「夙夜匪懈」。
典故說明:
此處所列為「明哲保身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明哲保身」本來是稱頌他人的一句話。明哲,是說一個人明達事理,洞見時勢;保身,是說這個人能擇安去危,保全其身,遠離禍害。出自於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這篇詩。這篇詩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,為稱頌宣王能任用賢臣仲山甫中興王室而作。全詩共分八章,在詩的第四章,稱贊仲山甫能奉行王命,能了解邦國的好壞;是一個明智,能保其身的人;只知道日夜奮力辦事,以事奉宣王。這是「明哲保身」的原義。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「保身」,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擾,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,為了達此目的,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。例如明代梁辰魚《浣紗記.第一二齣》,提到伍子胥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:「但大仇既報,吾願已畢。今欲飄然去國,明哲保身,省得落于奸臣之手。」這裡的「明哲保身」顯非原來用法,於是「明哲保身」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,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。
書證:
01.唐.李紳〈卻過淮陰吊韓信廟〉詩:「徒用千金酬一飯,不知明哲重防身。」
參考語詞:
明哲保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