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自怨自艾
- 自怨自艾
注音:
ㄗˋ ㄩㄢˋ ㄗˋ |ˋ
漢語拼音:
zì yuàn zì yì
釋義:
悔恨自己犯下的錯誤而加以改正。語出《孟子.萬章上》。後用「自怨自艾」形容消極的埋怨自責。
典源:
《孟子.萬章上》萬章問曰:「人有言:『至於禹而德衰,不傳於賢而傳於子。』有諸?」孟子曰:「否,不然也。天與賢則與賢,天與子則與子。昔者,舜薦禹於天,十有七年。舜崩,三年之喪畢,禹避舜之子於陽城,天下之民從之,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。禹薦益於天,七年。禹崩,三年之喪畢,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。朝覲訟獄者,不之益而之啟,曰:『吾君之子也。』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,曰:『吾君之子也。』……舜、禹、益相去久遠,其子之賢不肖,皆天也,非人之所能為也,莫之為而為者,天也;莫之致而至者,命也。匹夫而有天下者,德必若舜、禹,而又有天子薦之者。故仲尼不有天下。繼世而有天下,天之所廢,必若桀、紂者也。故益、伊尹、周公不有天下。伊尹1>相湯2>以王於天下,湯崩,太丁未立,外丙二年,仲壬四年,太甲3>顛覆湯之典刑4>,伊尹放之於桐三年,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5>,於桐處仁遷義6>,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,復歸于亳。」〔注解〕(1)伊尹:名摯,商初的賢相,生卒年不詳。相傳湯伐桀,滅夏,遂王天下。湯崩,其孫太甲無道,伊尹放諸桐宮,俟其悔過,再迎之復位。既卒,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禮。(2)湯:成湯,商的開國君主,生卒年不詳。契的後代,名履。初居亳,為夏方伯,專主征伐。夏桀無道,湯興兵伐之,放桀於南巢,遂有天下,國號商,在位三十年崩。(3)太甲:商王,成湯之孫,太丁之子,生卒年不詳。既立,縱欲無度,伊尹放逐於桐,居三年,太甲悔過向善,能修德,伊尹迎歸,百姓以寧。(4)典刑:舊法、模範。(5)艾:治。治而改過。(6)處仁遷義:改過向善,按照仁義之道做事。
典故說明:
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,後人尊稱為「亞聖」。相傳由他與門人所著《孟子》一書,專門闡述仁義道德的重要,對我國後世的思想影響很大。在〈萬章〉中,孟子強調古代的君王傳賢不傳子,故有堯禪讓位給舜,舜禪讓位給禹的事蹟。後世的王位傳承雖然改為父死子繼,但是如果不能順應天命,施行仁政,仍然無法長久保有天下。孟子舉商王太甲為例,太甲是太丁之子,成湯之孫,即位後便荒淫無度,因此被宰相伊尹放逐三年,直到他悔過修德,按照仁義做事,伊尹才將他迎接回來。後來原文中的「自怨自艾」成為一句成語,從原義轉用來形容人消極的埋怨自責。
書證:
01.《孟子.萬章上》:「太甲顛覆湯之典刑,伊尹放之於桐三年,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於桐處仁遷義,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已也,復歸于亳。」(源) 02.《朱子語類.卷一三五.歷代二》:「君臣之變,不可不講。且如霍光廢昌邑,正與伊尹同。然尹能使太甲『自怨自艾』,而卒復辟。」03.《醒世恆言.卷一七.張孝基陳留認舅》:「一路上熱一句,冷一句,把話打著他心事。過遷漸漸自怨自艾,懊悔不迭。」04.《醒世姻緣傳.第六三回》:「過了幾時,智姐當不起那丈夫自怨自艾,請罪負荊,漸漸消了積怒。」05.《三俠五義.第一二○回》:「眾人見鍾雄自怨自艾,悔過自新,無不稱羨:『好漢子!好朋友!』各各快樂非常。」
用法說明:
【語義說明】形容人消極的埋怨自責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渙散消沈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句】<01>知錯能改就好,用不著老是自怨自艾。<02>自從失戀後,他終日愁眉不展,自怨自艾。<03>錯誤已經造成,你再怎樣自怨自艾,也無補於事。<04>他這種自怨自艾的心理是一般剛犯錯的人都會有的。<05>本是一番善意卻惹上這種麻煩,她禁不住自怨自艾起來。<06>遭遇困難我向來勇敢面對,我不願耽溺於失敗的自怨自艾。<07>自從生意失敗後,他每天就在家裡自怨自艾,懊悔當初沒能把握機會。<08>以前婦女遇人不淑只好自怨自艾,但現在講究男女平等,有理就要力爭。<09>現在既然發生了問題,且讓我們設法解決,一味自怨自艾是無濟於事的。
近義:
自嗟自嘆
反義:
自鳴得意